沈园(城上斜阳画角哀)
作者:陈沆 朝代:清朝诗人
- 沈园(城上斜阳画角哀)原文:
- 风风雨雨梨花,窄索帘栊,巧小窗纱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
春风只在园西畔荠菜花繁胡蝶乱
静夜沉沉,浮光霭霭,冷浸溶溶月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关西老将不胜愁,驻马听之双泪流
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
江山如有待,花柳自无私
凭高眺远,见长空万里,云无留迹
【沈园】
城上斜阳画角哀,
沈园非复旧池台。
伤心桥下春波绿,
曾是惊鸿照影来。
泰山嵯峨夏云在,疑是白波涨东海
- 沈园(城上斜阳画角哀)拼音解读:
- fēng fēng yǔ yǔ lí huā,zhǎi suǒ lián lóng,qiǎo xiǎo chuāng shā
shù kè wàng biān yì,sī guī duō kǔ yán
chūn fēng zhī zài yuán xī pàn jì cài huā fán hú dié luàn
jìng yè chén chén,fú guāng ǎi ǎi,lěng jìn róng róng yuè
shuǐ guāng liàn yàn qíng fāng hǎo,shān sè kōng méng yǔ yì qí
guān xī lǎo jiàng bù shèng chóu,zhù mǎ tīng zhī shuāng lèi liú
kě xī liú nián,yōu chóu fēng yǔ,shù yóu rú cǐ
jiāng shān rú yǒu dài,huā liǔ zì wú sī
píng gāo tiào yuǎn,jiàn cháng kōng wàn lǐ,yún wú liú jī
【shěn yuán】
chéng shàng xié yáng huà jiǎo āi,
shěn yuán fēi fù jiù chí tái。
shāng xīn qiáo xià chūn bō lǜ,
céng shì jīng hóng zhào yǐng lái。
tài shān cuó é xià yún zài,yí shì bái bō zhǎng dōng hǎi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相关翻译
- 一高高天门被长江之水拦腰劈开,碧绿的江水东流到此回旋澎湃。两岸的青山相对耸立巍峨险峻出现,一叶孤舟从天地之间慢慢飘来。二天门山(似乎是由于水流的冲击而)从中间豁然断开,江水
毛泽东是一位终生治学的学问家,是一位独特的学者型读书专家。他早年读中国四书五经等,中年读西方社会科学与哲学,晚年读国内外历史与传记等。在延安初期,他研读并详细批注米丁著、沈志远译《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一九三六年十二月初版),进而整理出《辩证法唯物论(讲授提纲)》,最终写成哲学专著《实践论》与《矛盾论》,并成为其后续重要著作的哲学基础。
治理大国,好像煎烹小鱼。用“道”治理天下,鬼神起不了作用,不仅鬼不起作用,而是鬼怪的作用伤不了人。不但鬼的作用伤害不了人,圣人有道也不会伤害人。这样,鬼神和有道的圣人都不伤
海边的尖尖的山峰如同剑锋,在这悲秋的季节,处处都感到它在刺痛我的愁苦的心肠。怎样才能把自己的愁肠和身子割成千万份,撒落在峰头上眺望故乡? 注释①选自《柳河东集》。“浩初上人”,
公孙丑说:“这条道路太高了,太美好了,就好比是要登天一样,似乎是不可登攀。为什么不让它变得差不多可以实行而可以每天都能勤勉努力呢?” 孟子说:“高明的工匠不会为了笨拙的工
相关赏析
- 郑谷一生作诗不下千首;因曾“寓居云台道舍”,故称诗集为《云台编》,一名《宜阳集》,又叫《郑守愚文集》,共分上、中、下三卷。另著有《宜阳外编》、《国风正误》等书籍,有的著作已失传。《
审分凡是君主,一定要明察君臣的职分,然后国家的安定才可以实现,奸诈邪僻的渠道才可以堵塞,浊气恶疫才无法出现。修养自身与治理国家,其方法道理是一样的。现在用许多人耕种土地,共同耕作就
⑴谹谹:一作“肱肱”。⑵二十三:一作“二十五”⑶勿:一作“莫”。⑷参覃:这两字原来的写法都是在左边再加“走”字旁,音zàntán。因字库里没有这两字,这里以其右
匈奴的祖先是夏后氏的后代,叫淳维。在唐尧虞舜之前有山戎、殓允、薰粥等分支,居住在中国北部边陲,随水草畜牧而转移。牧养的牲畜大多是马、牛、羊,奇异的牲畜有骆驼、驴、骡、駚骚、驹騌、驿
作者介绍
-
陈沆
陈沆(hàng)(1785~1826)著名诗人,文学家,清代古赋七大家之一,被魏源称为“一代文宗”。 原名学濂,字太初,号秋舫,室名简学斋,白石山馆。蕲水(今湖北浠水县)人。乾隆五十年(1785)出身于下层官僚家庭。曾祖父陈嘉霁生前苦读经书,屡试不得志,后抑郁而死。祖父陈士珂,举于乡,终生未仕,做一个“传道授业解惑”之人。其父陈光诏,字金门,清乾隆己亥(1779)举人,官授知县。他为官梗正,善政甚多,口碑极好。
陈沆于嘉庆十八年(1813)中举,二十四年(1819)中进士一甲一名,其策论文章,气势雄浑,论述精辟,笔力奇健,授翰林院修撰,清道光二年(1822),任广东省大主考(学政),次年,任清礼部会试同考官。官至四川道监察御史。陈沆卒年,《清史列传》记为道光六年(1826)。周锡恩撰《陈修撰沆传》则言年四十一,当为道光五年(1825)。后归葬于浠水县西调军山南麓。
陈沆的诗既不墨守古人,也不随俗转移,其诗造意刻苦而出以自然,语言琢炼而达于质朴,才情流溢而气韵沉深。陈衍论道光以来诗学时,将陈沆列为“清苍幽峭”一派之首,说他“用人人能识之字、能造之句,经匠心熔铸,遂无前人已言之意,已写之景,又皆后人欲言之意,欲写之景。当时嗣响,颇乏其人”(《石遗室诗话》卷二),指出了他在晚清诗发展中的地位。
陈沆著有《近思录补注》十四卷,《简学斋诗存》4卷、《简学斋诗删》4卷,共收诗360余首,《白石山馆遗稿》,《诗比兴笺》四卷,《简学斋集》六册,《简学斋诗存》四卷,《馆课赋存》一卷,《馆课试律存》一卷,《馆课赋续钞》一卷,《白石山馆诗》则是作者手录诗稿的复印,其诗均见《诗存》。《蕲水县志》卷二十二《艺文志》录《咏史乐府》13首,为集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