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水词二首
作者:纪映淮 朝代:明朝诗人
- 石水词二首原文:
- 银罂深锁贮清光,无限来人不得尝。
天人持此扶衰病,胜得瑶池水一瓶。
天涯也有江南信梅破知春近
拟借寒潭垂钓,又恐鸥鸟相猜,不肯傍青纶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
野田春水碧于镜,人影渡傍鸥不惊
山叟和云劚翠屏,煎时分日检仙经。
翅低白雁飞仍重,舌涩黄鹂语未成
知共金丹争气力,一杯全胜五云浆。
时有官船桥畔过,白鸥飞去落前滩
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
交亲望归骑,几处拥年华
羡青山有思,白鹤忘机
- 石水词二首拼音解读:
- yín yīng shēn suǒ zhù qīng guāng,wú xiàn lái rén bù dé cháng。
tiān rén chí cǐ fú shuāi bìng,shèng dé yáo chí shuǐ yī píng。
tiān yá yě yǒu jiāng nán xìn méi pò zhī chūn jìn
nǐ jiè hán tán chuí diào,yòu kǒng ōu niǎo xiāng cāi,bù kěn bàng qīng lún
xīng hàn càn làn,ruò chū qí lǐ
qiǎo xiào dōng lín nǚ bàn,cǎi sāng jìng lǐ féng yíng
yě tián chūn shuǐ bì yú jìng,rén yǐng dù bàng ōu bù jīng
shān sǒu hé yún zhǔ cuì píng,jiān shí fēn rì jiǎn xiān jīng。
chì dī bái yàn fēi réng zhòng,shé sè huáng lí yǔ wèi chéng
zhī gòng jīn dān zhēng qì lì,yī bēi quán shèng wǔ yún jiāng。
shí yǒu guān chuán qiáo pàn guò,bái ōu fēi qù luò qián tān
bàn zhǎn tú sū yóu wèi jǔ,dēng qián xiǎo cǎo xiě táo fú
jiāo qīn wàng guī qí,jǐ chù yōng nián huá
xiàn qīng shān yǒu sī,bái hè wàng jī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相关翻译
- 提及九四年,居然已经是上个世纪的事了。那年的春天,东商到福建出差,在泉州的广化寺中,我看到禅房外一个小黑版上有这样的话:“人有两个眼睛,一只是理智,一只是慈悲,用理智看世界,就会没
列御寇,终生致力于道德学问,曾师从关尹子、壶丘子、老商氏、支伯高子等。隐居郑国四十年,不求名利,清静修道。主张循名责实,无为而治。先后著书二十篇,十万多字,今存《天瑞》、《仲尼》、
此词作于淳熙六年(1179)。作者在此借春意阑珊和美人遭妒来暗喻自己政治上的不得意。词里面的玉环、飞燕,似是用来指朝中当权的主和派。辛弃疾在淳熙己亥前之两三年内,转徙频繁,均未能久
清康熙十一年(1672),宋琬“投牒自讼,冤始尽白”,冤情得以昭雪,年近花甲的宋琬再次被清廷起用,授与四川按察使。本诗即写于赴任途中。“睡起无聊倚舵楼,瞿塘西望路悠悠。”前两句直抒
首联 诗人满怀对黄鹤楼的美好憧憬慕名前来,可仙人驾鹤杳无踪迹,鹤去楼空,眼前就是一座寻常可见的江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美好憧憬与寻常江楼的落差,在诗人心中布上了
相关赏析
- 这首词写于元丰五年(1082)春,当时时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任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这在苏轼的政治生涯中,是一个重大的打击,然而这首词却在逆境中表现出
释迦牟尼佛说:众人以十种事情行善,也以十种事情作恶。是哪十种事呢?属于行为方面的有三种,属于语言方面的有四种,属于意识方面的有三种。行为方面的三种是:杀生、偷盗、邪淫;语言方面的四
这首诗约作于公元799年秋至800年春之间。其时诗人到符离(今安徽省宿州市),曾有《乱后过流沟寺》诗,流沟寺即在符离。题中所言“弟妹”,可能和诗人自己均在符离,因此合起来就有五处。
“残叶”三句,为读者绘出了一幅秋风萧瑟图。此言深秋寒风劲扫,枯荷叶越积越多,夏秋间的荷花香,如今已所剩无几。眼前的屏风似乎也在秋风的淫威下瑟瑟地发抖,还在诉说着它对深秋降临的哀怨。
侯人各自掌管所分管的那一方的道路的治安和有关禁令,而分设下属[掌管各条道路]。如果某方[诸侯派使者]为治理国事而来,就引导他们而把他们送到王朝;到回国时,又把他们送出国境。环人负责
作者介绍
-
纪映淮
纪映淮(1617~1691?)明末清初女诗人。字冒绿,小字阿男,江南上元(今江苏南京)人,纪映钟之妹,莒州杜李室,其夫抗清被戮,映淮守寡以终,著有《真冷堂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