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逍遥楼
作者:乐钧 朝代:清朝诗人
- 登逍遥楼原文:
- 清晓妆成寒食天,柳球斜袅间花钿,卷帘直出画堂前
灵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氲
泪眼不曾晴,眉黛愁还聚
为问暗香闲艳,也相思、万点付啼痕
心事孤山春梦在,到思量、犹断诗魂
逍遥楼上望乡关,绿水泓澄云雾间。
长于春梦几多时,散似秋云无觅处
相思休问定何如情知春去后,管得落花无
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
北去衡阳二千里,无因雁足系书还。
家山何在,雪后园林,水边楼阁
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 登逍遥楼拼音解读:
- qīng xiǎo zhuāng chéng hán shí tiān,liǔ qiú xié niǎo jiān huā diàn,juàn lián zhí chū huà táng qián
líng shān duō xiù sè,kōng shuǐ gòng yīn yūn
lèi yǎn bù céng qíng,méi dài chóu hái jù
wèi wèn àn xiāng xián yàn,yě xiāng sī、wàn diǎn fù tí hén
xīn shì gū shān chūn mèng zài,dào sī liang、yóu duàn shī hún
xiāo yáo lóu shàng wàng xiāng guān,lǜ shuǐ hóng chéng yún wù jiān。
cháng yú chūn mèng jǐ duō shí,sàn shì qiū yún wú mì chù
xiāng sī xiū wèn dìng hé rú qíng zhī chūn qù hòu,guǎn dé luò huā wú
jìn shuǐ lóu tái xiān de yuè,xiàng yáng huā mù yì wèi chūn
běi qù héng yáng èr qiān lǐ,wú yīn yàn zú xì shū hái。
jiā shān hé zài,xuě hòu yuán lín,shuǐ biān lóu gé
táo huā yī cù kāi wú zhǔ,kě ài shēn hóng ài qiǎn hóng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相关翻译
- 君子的道广大而又精微。普通男女虽然愚昧,也可以知道君子的道;但它的最高深境界,即便是圣人也有弄不清楚的地方,普通男女虽然不贤明,也可以实行君子的道,但它的最高深境界,即便是
羿把自己的射箭术全部教给了逢蒙,这是对的,但为什么孟子还要说羿有过错呢?这是羿选徒不当而造成的。后来这个事情成了师傅留一手的“历史的经验教训”,以至于有很多好的技术失传。其实并不是
北宋曾公亮一生居官,致力于革弊兴利,为富国强兵奋斗。天圣年间,西夏叛宋,朝议兴兵讨伐,皇上拿不定主意。曾公亮上奏《征怀书》,书中奏说,治天下之根本,当采取先怀柔后征伐的策略,否则,
孟了的本意是论述交朋友的范围问题。乡里人和乡里人交朋友,国中人和国中人交朋友,更广泛的范围,则和天下的人交朋友,也就是朋友遍天下了吧。如果朋友遍天下还嫌不足,那就有上溯历史,与古人
富国强兵是我国传统的国防政策。这种主张出现于春秋时期,而流行于战国时代。军事力量是一个国家经济、政治、科技和民众组织诸条件的集中反映,要加强国防力量的建设,离不开国家经济的发展。当
相关赏析
- 此词写别情,深婉含蓄。以结句为最妙,蕴藉而韵高,颇耐赏玩。上片起首三句:“碧海无波,瑶台有路,思量便合双飞去。”说没有波涛的险阻,要往瑶台仙境,也有路可通,原来可以双飞同去,但当时
太史公说:“我每读《尚书·虞书》,读到君臣互相告诫、劳勉,天下由此得到一些安宁,而股肱之臣不良,就万事毁坏,不能成功,常常被感动得涕泪交流。周成王作《颂》,推原自身所受的
这是一首送别词,作于作者的诗友欲赴九华走马上任之际。九华:地名,在今安徽省。词的上阕从送别时的天气、时节写起,借早春的残梅加以发挥,谓梅花不肯轻落,是有意要等待这位品格清逸的诗翁,
王杨卢骆开创了一代诗词的风格和体裁,浅薄的评论者对此讥笑是无止无休的。待你辈的一切都化为灰土之后,也丝毫无伤于滔滔江河的万古奔流。 注释1戏为:戏作。其实杜甫写这六首诗态度是很
凡属君主国家弱小而臣下强大的,君主权轻而臣下权重的,可能灭亡。轻视法令而好用计谋,荒废内政而依赖外援的,可能灭亡。群臣喜欢私学,贵族子弟喜欢辩术,商人在外囤积财富,百姓崇尚私斗的,
作者介绍
-
乐钧
乐钧(1766-1814,一说1816卒),原名宫谱,字效堂,一字元淑,号莲裳,别号梦花楼主。江西抚州府临川长宁高坪村(今属金溪县陈坊积乡高坪村)人。清代著名文学家。从小聪敏好学,秀气孤秉,喜作骈体文,利文20卷。弱冠补博士弟子。乾隆五十四年(1789)由学使翁方纲拔贡荐入国子监,聘为怡亲王府教席。嘉庆六年(1801)乡试中举,怡亲王欲留,乐钧以母老辞归。后屡试不弟,未入仕途,先后游历于江淮、楚、粤之间,江南大吏争相延聘,曾主扬州梅花书院讲席。嘉庆十九年,因母去世过分伤心,不久亦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