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夏山中行吟
作者:高珩 朝代:明朝诗人
- 首夏山中行吟原文:
- 望云惭高鸟,临水愧游鱼
醉别西楼醒不记春梦秋云,聚散真容易
处所多霜雪,胡风春夏起
梅子青,梅子黄,菜肥麦熟养蚕忙。
故人在其下,尘土相豗蹴
绿杨芳草几时休,泪眼愁肠先已断
冲波突出人齐譀,跃浪争先鸟退飞
山僧过岭看茶老,村女当垆煮酒香。
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拚却醉颜红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莺嘴啄花红溜,燕尾点波绿皱
昨夜狂风度,吹折江头树
- 首夏山中行吟拼音解读:
- wàng yún cán gāo niǎo,lín shuǐ kuì yóu yú
zuì bié xī lóu xǐng bù jì chūn mèng qiū yún,jù sàn zhēn róng yì
chù suǒ duō shuāng xuě,hú fēng chūn xià qǐ
méi zǐ qīng,méi zǐ huáng,cài féi mài shú yǎng cán máng。
gù rén zài qí xià,chén tǔ xiāng huī cù
lǜ yáng fāng cǎo jǐ shí xiū,lèi yǎn chóu cháng xiān yǐ duàn
chōng bō tū chū rén qí hàn,yuè làng zhēng xiān niǎo tuì fēi
shān sēng guò lǐng kàn chá lǎo,cūn nǚ dāng lú zhǔ jiǔ xiāng。
cǎi xiù yīn qín pěng yù zhōng dāng nián pàn què zuì yán hóng
chūn cháo dài yǔ wǎn lái jí,yě dù wú rén zhōu zì héng
yīng zuǐ zhuó huā hóng liū,yàn wěi diǎn bō lǜ zhòu
zuó yè kuáng fēng dù,chuī zhé jiāng tóu shù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相关翻译
- 王安石晚年这首山水词所表现的是一种恬静的美, 就中反映出他在退出政治舞台后的生活情趣和心情:对世途感到厌倦,而对大自然则无限向往,动辄借自 然景物以抒发自己的幽怀。全词以景起,以情
匈奴族人刘聪,字玄明,又名刘载,是匈奴冒顿单于的后代。汉高祖将其宗室之女嫁给冒顿,所以他的子孙就以其母的姓作为姓氏。刘聪的祖父刘豹,被封为左贤王。到了曹魏时,把匈奴部族民众分为五部
汉朝的大才子司马相如为景帝时武骑常侍,因不得志,称病辞职,回到家乡四川临邛。有一次,他赴临邛大富豪卓王孙家宴饮。卓王孙有位离婚女儿,名文后,又名文君。因久仰相如文采,遂从屏风外窥视
《水龙吟》,又名《龙吟曲》、《庄椿岁》、《小楼连苑》。《清真集》入“越调”,《梦窗词》集入“无射商”。各家格式出入颇多,历来都以苏、辛两家之作为准。一百二字,前后片各十一句四仄韵。
1.章法严密 先说形式。这首诗的结构方式古称“一头两脚体”。全诗共三段:第一段(即“头”)共6句(按乐句计算,下同),一韵到底;第二、三段(即“两脚”)各14句,并四次换韵。从整
相关赏析
- 这首纪游词,是公元1084年(宋神宗元丰七年),苏轼在赴汝州(今河南汝县)任团练使途中,路经泗州(今安徽泗县)时,与泗州刘倩叔同游南山时所作。词的上片写早春景象,下片写作者与同游者
本篇内容主要是详细地记述了西周开国重臣周公的生平事迹,并择要记载了鲁国经历三十四代君主、历时一千余年的历史发展过程。周公是我国政治史、文化史上的一个极为重要的人物。他帮助周武王开创
这是一首颂扬贞妇烈女的诗。此诗以男子之心愿,写烈女之情志,可歌可泣。梧桐树相依持老,鸳鸯鸟同生共死。旧世贞烈女,夫死而终生不嫁,夫死而以身相殉。守节以表从一之志,殉节以明坚贞之心。
其一 据唐人薛用弱《集异记》记载:开元(唐玄宗年号,公元713—741年)间,王之涣与高适、王昌龄到旗亭饮酒,遇梨园伶人唱曲宴乐,三人便私下约定以伶人演唱各人所作诗篇的情形定诗名
作者介绍
-
高珩
高珩(一六一二年至一六九七年),始祖高全十世孙,字葱佩,号念东,晚号紫霞道人,山东淄川人。生于明神宗万历四十年,卒于清圣祖康熙三十六年,年八十六岁。明崇祯十六年(公元一六四三年)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顺治朝授秘书院检讨,升国子监祭酒,后晋吏部左侍郎、刑部左侍郎。珩工诗,体近元、白,生平所著,不下万篇。著有《劝善》诸书及《栖云阁集》。有《栖霎阁诗》十六卷,为赵执信所编;拾遗三卷,为宋弼所辑,《四库总目》并传于世。
蒲松龄是高珩侄女的舅父,所以高称蒲为亲家。蒲松龄醉心科举,但屡试不第(七十一岁方为贡生),仕途失意,穷困潦倒。高珩将他推荐给毕际友家(淄川西铺村,其父毕自严曾任明朝户部尚书)私塾任教授徒。其间,高蒲二人诗书往来频繁。而《聊斋志异》的成书也是在毕家学馆内完成的。
高珩对蒲松龄最直接的帮助是为《聊斋志异》写序。康熙十八年,《聊斋志异》初步成书的时候,高珩给书写了一个序。序中说,当时的社会“江河日下,人鬼颇同”,认同蒲松龄运用鬼魂的形式来写社会。“吾愿读书之士,揽此奇文,须深慧业,眼光如电,墙壁皆通,能知作者之意。”
高珩还将《聊斋志异》的初稿带入宫内广为传阅,对《聊斋志异》的流传起到了重要作用。
蒲松龄还曾写过俚曲《琴瑟乐》,高珩也为它写了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