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薇(节选)
作者:吴西逸 朝代:唐朝诗人
- 采薇(节选)原文:
-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我心悲伤,莫知我哀!
惠远祠前晋溪水,翠叶银花清见底
西宫南内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
吟怀未许老重阳,霜雪无端入鬓长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今宵楼上一尊同云湿纱窗
冻云宵遍岭,素雪晓凝华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枫树夜猿愁自断,女萝山鬼语相邀
见说新愁,如今也到鸥边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后夜相思,尘随马去,月逐舟行
- 采薇(节选)拼音解读:
- xī wǒ wǎng yǐ,yáng liǔ yī yī。
jīn wǒ lái sī,yǔ xuě fēi fēi。
wǒ xīn bēi shāng,mò zhī wǒ āi!
huì yuǎn cí qián jìn xī shuǐ,cuì yè yín huā qīng jiàn dǐ
xī gōng nán nèi duō qiū cǎo,luò yè mǎn jiē hóng bù sǎo
yín huái wèi xǔ lǎo chóng yáng,shuāng xuě wú duān rù bìn zhǎng
bù wèi fú yún zhē wàng yǎn,zhī yuán shēn zài zuì gāo céng
jīn xiāo lóu shàng yī zūn tóng yún shī shā chuāng
dòng yún xiāo biàn lǐng,sù xuě xiǎo níng huá
háng dào chí chí,zài kě zài jī。
fēng shù yè yuán chóu zì duàn,nǚ luó shān guǐ yǔ xiāng yāo
jiàn shuō xīn chóu,rú jīn yě dào ōu biān
bào zhú shēng zhōng yī suì chú,chūn fēng sòng nuǎn rù tú sū
hòu yè xiāng sī,chén suí mǎ qù,yuè zhú zhōu xíng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相关翻译
- 十五年春季,周桓王派大夫家父来鲁国索取车辆,这是不合于礼的。诸侯不进贡车辆、礼服,天子不求取个人财物。祭仲专权,郑厉公对他很担心,派祭仲的女婿雍纠去杀他。雍纠准备在郊外宴请祭仲。雍
这是一首工整而流畅的七律。前两联写客至,有空谷足音之喜,后两联写待客,见村家真率之情。篇首以“群鸥”引兴,篇尾以“邻翁”陪结。在结构上,作者兼顾空间顺序和时间顺序。从空间上看,从外
此诗讽隋炀帝效法陈后主骄奢淫逸以至亡国。先写陈后主曾经繁华一时的故宫如今已成荒草废墟。再写隋炀帝步陈后主后尘,极尽奢侈之能事,尤以此之骄奢对比彼之荒墟,这种极大的反差颇具讽刺意味。
装癫索砚 米芾喜爱砚台至深,为了一台砚,即使在皇帝面前也不顾大雅。一次宋徽宗让米芾以两韵诗草书御屏,实际上也想见识一下米芾的书法,因为宋徽宗也是一个大书法家,他创造的“瘦金体”也
在骊山上四处看看,阿房宫已经被一把火烧没了,当时的繁华富貌,现在在哪里?只看见了荒凉的草,水流回旋弯曲,到现在留下的遗憾像烟花一样。列国的周齐秦汉楚,这些国家,赢了的,都变成了
相关赏析
- 《石钟山记》是一篇游记,但又不同于一般的游记。一般的游记,如柳宗元的《永州八记》,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欧阳修的《醉翁亭记》,都以景物描写为主,寄情于景,借景抒情,以情景交融的传统
宋亡,终身不仕、不娶,及壮,自号(儒、佛、道)三教外人,又号九鉴山人,人称文行先生,淡泊名利,遍游名山。常在寺院闭门静坐,每日用饭一次。德祐元年(1275)至余杭洞霄宫,友人住山沈
二月天黄莺鸟飞到上林苑,春天早上紫禁城郁郁葱葱。长乐宫钟声消逝在花丛外,龙池杨柳沐春雨翠色更深。和煦春日也难消穷途遗恨,耿耿胸中永怀着捧日忠心。献赋十年至今仍未得恩遇,如今白发
君主为政治国的方针应是,第一年遵从百姓的风俗,第二年选拔有德能的人授与官职,第三年要使民富足。到了第四年的时候就可以发号令了,第五年可以用法律来治理百姓,第六年人民就会有了敬畏心理
山是高耸的,塔是高耸的,山顶上的塔更是高高耸立的。飞来峰和它上面的宝塔总共多高?不知道。诗人只告诉我们,单是塔身就是八千多尺——这当然是夸张的说法。诗人还讲了一个传说:站在塔上,鸡
作者介绍
-
吴西逸
[元](约公元一三二〇年前后在世)名、里、生卒年均不详,约元仁宗延祐末前后在世。其散曲《自况》云:“万倾烟霞归路,一川花草香车,利名场上我情疏。蓝田堪种玉,鲁海可操觚,东风供睡足。”可从中窥见其性情。散曲内容多写自然景物、离愁别恨或个人的闲适生活,风格清丽疏淡。阿里西瑛作嬾云窝成,自题殿前欢,西逸及贯云石等均有和作。西逸所作曲,今存小令四十余支。(见太平乐府)太和正音谱评为“如空谷流泉。”